不瞒你说,我们家大大小小掉下来的扣子都是我缝回去的,有的衣服上一个扣子不见了,我买不到一样的,就把其他扣子也拆下来,全换成新的。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体现了我善始善终的责任感。
前几天还有人说让我带货电烙铁,这虽然是一句无心之词,但对我的冲击颇深。我想不通,我到底是怎么混到被认为是卖电烙铁的合适人选这一步的。
嘿嘿,这个是我的!虽然有过一丝委屈——为什么这些劳动工具是我的,我又不是保姆!
那一刻如果从孩子视角看,估计会说我开心得像个200斤的孩子,但实际上我才170斤,而且也不是孩子。
有人会问什么叫对齐颗粒度,简单说就是认知达到了统一,比如洗洁精归我,面膜归她;劳动手套归我,保湿喷雾归她。这体现了我们对家庭分工的认知达成了一致。
虽然我也不知道这种认知统一到底是因为我被cpu了,还是我的自我意识觉醒了。
孩子他妈一天到晚把“自我意识”、“性别觉醒”挂嘴上,我也耳濡目染,若有所思。感觉她还没觉醒,我已经觉醒,你看吧,现在凡是和洗碗、消毒、做家务、缝扣子相关的事,在我的意识里都成了“我的”。
记得很久以前,孩子他妈曾有一句名言:“等到有一天你觉得做家务是你的专属快乐,这个家就有救了。”
这句话已经和“增你强”一并是我们的家庭座右铭。在家庭事务和家庭地位上,风水轮流转,且要持续不断的增加对方的强大,孩子他妈做到了。
一定是经过了一些漫长而艰苦的磨合与调整,我慢慢的变成为了掌控家务劳动节奏的主力。何时该买啥东西,哪种抹布最好用,怎么拖地板最省力,哪种品牌的洗衣液最好使,柚子喜欢什么口味的猫条,每个房间角角落落里有多少根头绳,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印象中,若干年前,孩子他妈还在因需要操心这些琐事而不爽,因为又要带娃又要安排家里的大小事而怨声载道,甚至不惜开个公众号吐槽我。
她曾经半夜爬起来,裹着被子站在厨房门口思索油烟机的止回阀为什么失效,并指责我为什么还睡得着觉。
她还曾自己买了一套粉色工具箱把打印机拆了,然后装不回去,并抱怨我对这个家不负责任。
伟大的哲学先贤老子说过:无为而为之。也就是说有的人什么都不干也会挨骂,说的就是我。
一些年过去了,我们都发生了一些改变。我认为这个改变的主要动因是我,是我牺牲了个人利益,放弃了休息时间,大量投入到了家务琐事之中。
尽管如此,对外我不能这样说,官方正确说法是:改变了我们的不是时间,是一个女人决定放手的勇气。
后来我发现,我洗碗也能洗干净,拖地板也能拖干净,切水果也能切得很顺溜,带娃也能带得父子俩都活着。
正如北蔡著名赶作业能人十三姐所言:一个优秀保姆能解决婚姻中90%的困扰。现在我和优秀保姆之间只差了一个环节:发工资。
比如上周日中午我去接儿子回家,在路上给孩子他妈发语音让她把米饭先煮起来。发完语音我自己都笑了,我是这么说的......
“你会做饭吗”简简单单三个字,对一个已婚女性来说不但构不成侮辱,反而充足表现了她的家庭地位。
很多年前孩子他妈问我会不会洗衣服,她是觉得我把洗衣机门打开——把衣服放进去——倒点洗衣液——点一下开始键这一套动作做不好,会让洗衣机爆炸。
当时我不能理解她的心态,现在我理解了,就像我现在也担心她做不好把电饭锅盖子打开——把大米和水放进去——插上电源——开始烧饭这一套动作。
很显然,她是会做饭的,但我的沟通方式非常有亮点,不仅把日常做饭当作己任,而且偶尔求对方做个饭还非常小心翼翼。因此她不仅对我没有一点数落,反而开开心心把饭做完了。
又比如昨天我正在马桶上享受难得的独处时光,突然听到洗衣机叫了,我就坐不住了,心里被一些啥东西牵动着,于是我给孩子他妈发了一条微信:“帮我把衣服晾一下。”
后来我又想了想,一个“帮”字,体现的是咱的素质,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另外,小小一个字,可以产生大大的能量,不动声色地令对方滋生一些愧疚,甚至开始自责:长久以来,自己就始终没晾过衣服,太不应该了。
当我走出厕所,看到衣服已经整齐划一地挂在了阳台上,迎风招展,仿佛在说:“一场暖心的互帮互助在无声无息中已顺利完成”。那个女人再也不是当年的那个女人,因为洗衣服晾衣服而看我不顺眼,总能挑出点毛病。而现在,即使我坐在马桶上,她也笑着“帮”我把活干完了。
还有一些颗粒度,我奉劝各位也要尽快对齐,比如夫妻间就某个正经话题进行对话,一看方向不太对,气氛有可能炸,我就会率先提出:“你别和我说了,我的认知达不到你的高度,和我聊天只会让你生气。”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种自我降维式对齐颗粒度是卑微的,是懦弱的,那你大错特错了。
婚姻的本质是得过且过,战线很长,锱铢必较是愚蠢行为,争取更优质的发展和更宽松的环境才是智者的生存之道。
自从对齐了颗粒度,我的家庭地位都提升了,已超过了扫地机,一跃排到了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