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4-10-10 13:34:13  来源:爱游戏体育在线入口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发展”。历史和现实证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二者互为表征,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与内在一致性,把握好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才能稳步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们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条件,深刻把握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变化和规律,作出“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对为何需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什么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及如何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重要论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明了高水平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总体思路,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所有的领域的重点要求与战略任务。

  习强调:“高水平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时间坚持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揭示了高水平发展的深刻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从顶层高度设计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主题主线,指明了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关键是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趋势、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依靠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依靠协调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绿色发展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以开放发展深化现代化的格局与发展空间,以共享发展实现现代化的价值追求。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紧密相联,都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通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得以不断推进和拓展。

  习强调,“没有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充分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内涵特征同时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从这五个方面的特征和优势中显而易见,其中的每一个特征和优势都蕴含着对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

  事实证明,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发展,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更好满足超大规模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解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只有通过高水平发展做大“蛋糕”,同时以高水平发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让人民群众享有更美好、更有品质的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只有通过高水平发展才能在实现物质富足的同时,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只用通过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高产出、高效益、低排放、低污染的增长,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只有通过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一带一路”有序发展,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动,增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才能避免走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独特优势必然要求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之路,这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

  把坚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水平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独特优势,这是新时代中国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与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创新。它科学研判了新时代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明确了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深层逻辑关系,标注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与其他几个方面的要求是一个有机统一、相关贯通的整体。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中国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惟其如此,这条道路才得以越走越宽阔。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系列重大原则。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牢牢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要有系统性思维,科学进行整体构建,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从新发展理念到国内经济体系,再到对外开放,构建起涵盖经济,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面的整体布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要有辩证性思维,科学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包括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等。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既把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质的有效提升上来,又要在此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的量的增长,从而进一步释放社会发展活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始终坚持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以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有很多。新时代,必须全面学习领会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